当前位置->主页 > 健康园地 >

53分钟!打败心梗,成功开通血管通路
发布时间:2023-12-05 16:19 浏览:

如今,气温起起落落,血管也会受天气影响,在寒冷刺激下收缩,血液处于高凝低溶状态。

所以在冬季,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明显上升,而且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,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心血管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,是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。

11月28日下午,56岁的王先生(化名)午饭后觉得疲乏、肩痛,还时不时冒冷汗,连忙来到我院求诊。

随后,他愈发不适,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心电图检查。这一查即刻就把“嫌疑犯”揪了出来。

据心内科颜健主任的丰富经验来看,王先生的心电图报告提示“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”,这是急性心梗的特征之一。

院内绿色通道立即启动,在与患者、家属表明病情的危急并取得同意后,马上使用急救“一包药”,利用药物干预,争取尽早疏通堵塞血管、帮助恢复心脏血液供应,王先生服用后,随即被送往导管室进行急诊冠脉手术。


      术中冠脉造影提示左冠前降支近中段完全闭塞,前向血流TIMI 0级,此处后方本来也应与周围一样,有着细密如蛛网般的血管,但血栓就像一个大石头一样,堵住了血流的“主干道”通路。



      随后,介入科赖主任与于主任相互配合,先把造成拥堵的血栓从中抽出,再于血管狭窄处置入支架,保证血流的正常通行,术后多投位复查造影示左冠脉血流通畅,血流TIMI 3级。




 

时间就是心肌,时间就是生命。

据介入科主任赖晓菁介绍,急性心肌梗死(AMI)是内科危急重症,在条件好的医院死亡率也高达10-14%,因此及时正确的处理至关重要。

通过放支架或溶栓方式开通血管,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,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,在医学上被称为“早期再灌注治疗”,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。

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的120分钟内,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或者根本没有治疗,即便存活,因心肌细胞死亡,也有很大概率会造成心衰、心脏破裂、猝死等。

幸亏王先生就医及时、医院接诊首诊医生足够警觉,根据“不典型”的症状针对性检查发现早期心肌梗死,启动胸痛急救绿色通道、实施了急诊介入治疗,这才“抢”回一条命。

从急诊接诊,到成功为王先生开通血管,整个过程仅53分钟,在急性心梗的黄金抢救120分钟之内,为挽留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,术后患者恢复良好。

      “在临床角度来讲,56岁的王先生属于'年轻'的心梗患者,并不多见。”赖晓菁提示到,除了慢性病、基础病以外,心梗还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,如高脂肪、高糖、高盐饮食,熬夜,酗烟酗酒等。“总之,想要远离心梗就要做到生活规律,保持好心情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”


 

【温馨提示】
 

除了胸痛、冒冷汗等明显症状之外,心梗这些非典型的症状也要引起人们重视,如牙疼、手脚发麻、肠道不适等。当发现有上述预警信号或明显症状时应足够重视,停止活动并静卧,无法缓解时建议立即拨打120前往附近医院就诊。



 

【介入医学科】


      介入医学科(导管室),作为我院重点打造的微创治疗科室,配备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,设备配有飞利浦公司(PHILIPS)最新型号的DSA 机(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)、彩色超声仪、有创压力+心电监护仪、高压注射器、IABP泵、除颤仪、麻醉呼吸机等, 形成以冠脉介入为特色(冠状动脉造影、冠脉支架置入术、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介入治疗),合并神经介入包括急性脑卒中、颅内血管畸形、狭窄、颈动脉狭窄等的介入治疗,外周介入治疗包括:下肢动脉硬化闭塞、糖尿病足、深静脉血栓、上肢透析通路狭窄及闭塞病变、下肢静脉曲张等的介入治疗。



      随着院内重点专科建设的推进,现还可开展ERCP(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)解决胆管、胰管梗阻等病变,具有超级微创,效果立竿见影;此外还能开展消化道梗阻内镜下支架植入术,解决消化道梗阻症状。

首 页  |  医院简介  |  联系方式  |  友情链接  |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12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(原广州荔湾区人民医院)粤ICP备14023557号